本文是一篇经济学硕士论文,本文以2003-2022年西藏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科技创新与农牧业绿色发展涉及多维度原始指标进行整合,构建出综合性的科技创新指数与农牧业绿色发展的指数。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西藏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并且与此相关联的是,人民在不断增加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当地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矛盾具体呈现在多个层面。这就提出了一个对于全国发展的新要求,即将西藏的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列为首要任务,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实现西藏的经济稳定,需要从富民兴藏和长期建藏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计划与执行,而农牧业则作为西藏经济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些都需要在不同发展时期进行更多的具体探索,以便能更好适应现实需求。因此,西藏自治区相继提出了《农业部关于支持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意见》(农计发〔2015〕158号)深化明确了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的整体思路、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出是以转变成农牧业发展形式为一个主线,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和促进本地就业增收为长期目标,凸显抓好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安排,努力走出几条具有西藏最大特色的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道路。
2021年发布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打造高原绿色农产品新基地和产业带”,进而推动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但在西藏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农牧业绿色发展中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设备薄弱、配套体系的建立不健全、资源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等各种问题,因而科技创新理念是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以来,西藏自治区的农牧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更强力推进,农牧业科技投入整体水平不断地提高,在广大农牧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牧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持续的提升,科技项目、人才、平台建设不断地强化,创新科技在促进相关产业兴旺发达、打造生态宜居等方面也日渐凸显蓬勃力量。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科技创新相关研究
(1)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Nasibeh Pourfateh,Nader Naderi等(2017)研究发现,影响科尔曼沙科技园区农业创新商业化的因素包括中小企业的支持、园区与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关系、农业部门和研究中心商业化的后果[149]。Jun Ma,Mingshun Guo(2020)基于扎根理论,采用SPSS软件,总结出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150]。Luo Quanzhi(2021)选取DEA方法对2007—2019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得出经济优势、区位优势、政府支持、研究开发基础与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有显著关系,且结果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151]。Wu Fan,CuiFengxiang等(2023)利用门槛面板模型,考察对外开放、政府投入、金融发展、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5个因素对海洋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得出各类外部影响因素会干扰海洋科技创新的作用,达到促进或制约海洋科技创新的效果[152]。
韩子寅,张放(2006)认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有科技政策、科研投资、人才培养与教育、科研决策、整合能力、科研院所、基础设施、科技园区、科研评价体系、企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和制约它们发挥作用的手段、预期目标各有不同只依靠某一个因素不可能促使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地完成也难以发挥创新体系各行为主体的作用[23]。徐菲菲(2011)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河北省科技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的科技创新与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政策各部分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24]。樊华,周德群(2012)研究工业结构、国有经济比重、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政府影响力对科技创新的效率及其收敛性影响,发现除了政府影响力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系数为负(各地区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占地区科技经费支出总额比例高的省域,其科技创新的DEA值较低,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余的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系数为正[25]。郑凌燕,俞立平(2012)选取R&D经费、R&D人员全时当量、信息资源作为投入变量,把论文、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等7个科技产出指标经TOPSIS评价后作为产出变量,利用回归分析发现R&D经费的地区差距基本不变,但由于R&D人员全时当量变化的地区差距拉大[26]。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科技创新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强调,创新不仅包括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还包括开辟新市场和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135]。Romer(1986)指出,科技创新是指科技领域的创新,涉及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以及技术进步的内生整合。他认为技术创新投资可以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凸显了技术进步的重要影响[137]。Sener(2011)将科技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8]。程寿(2003)认为,科技创新是新科学技术的创立或创造,是科技活动的组织化或制度化,是科技活动的社会化[46]。邵洁笙,吴江(2006)认为科学创新是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科学创新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42]。李良寿(2006)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主要特征有市场化、系统化、功能化;有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外界互动等要素等组成[41]。张仲梁,邢景丽(2013)认为科技创新能力从人才、技术、产业、制度和社会五个架构来进行测度。方丰,唐龙(2014)认为科技创新包含科学、技术、创新三个含义[40]。
本文将科技创新界定为以投入为核心,通过整合资源,持续研发,实现知识创造、技术革新。产品与服务更新迭代,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2.2理论基础
2.2.1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其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此理论精髓。该理论强调新生产函数的建立,及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并将其引入到生产体系。本研究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制造新产品,即创造消费者尚未熟悉的新事物或开发老产品的新特性。其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指产业领域内尚不广为人知的新技术运用。其三,开拓市场,进入国家和特定行业尚未涉足的领域。这些创新各有侧重,却共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新的供应商获得指获取材料来源。此来源可为现有也可新生。组织形式革新在于重构垄断结构,形成管理新模式。技术创新并非仅限工艺发明,而是持续运转的机制,大致呈现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不仅推动产业升级,也促进竞争优化。因此,在资源和市场扩展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的关键在于其能够切实融入生产实践,并对现有体系产生积极影响及震荡效应,方可称之为真正的创新。熊彼特的理论后被扩展,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一方面,新古典经济学家致力于将技术进步纳入新古典框架,衍生出新古典增长与内生增长两大理论;另一方面,则关注于技术创新扩散、轨道及范式等问题研究。这些探讨,共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第三章科技创新对农牧业绿色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20
3.1科技创新提升农牧业绿色资源利用效率......................20
3.2科技创新强化农牧业绿色的生态支撑............................20
第四章西藏科技创新与农牧业绿色发展的现状.....................23
4.1西藏科技创新发展现状..............................23
4.1.1西藏科技创新政策变迁.........................23
4.1.2西藏科技创新实施情况.........................24
第五章科技创新对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37
5.1模型设定..................................37
5.2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37
第五章科技创新对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1模型设定
向量自回归模型,又称VAR模型,是计量经济学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中所有当前变量的几个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来建立模型。VAR模型的特点是将所有内生变量作为构建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基础。该函数使得VAR模型不仅可以估计内生联合变量的动态耦合,而且还可以不施加约束。此外,VAR模型还能有效解决多个时间序列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问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分析工具。
第六章结论及对策建议
6.1结论
本文以2003-2022年西藏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科技创新与农牧业绿色发展涉及多维度原始指标进行整合,构建出综合性的科技创新指数与农牧业绿色发展的指数。然后基于AIC、SC等信息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构建VAR模型。从构建VAR模型估计得到,模型整体拟合度较高,各方程大部分显著。其中核心解释变量科技创新(TC)对农牧业绿色发展(HUS)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当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时农牧业绿色发展随之上升,这表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农牧业朝着绿色方向的重要驱动力。在脉冲响应分析中,给予科技创新一个正向冲击后,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立即产生正向响应,并在第2期左右达到峰值后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科技创新对农牧业绿色的促进作用具有持久性和累积性,长期能持续为农牧业绿色注入动力。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随着预测期的不断推进,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控制变量财政支出(GOV)和教育资源储备人员(LNEDU)对农牧业绿色发展的贡献度呈稳步上升态势,展现出二者在农牧业绿色发展进程中愈发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科技创新的贡献度在此期间有所下降,但其数值在各时间节点上依旧显著高于财政支出与教育储备人员的贡献度。这清晰地表明,科技创新在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方面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便面对控制变量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依然是驱动农牧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凸显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发展力度对实现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