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学硕士论文,本文以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文献综述为研究基础,阐述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其作用愈发凸显。此外,我国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大量的商品流动,包括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港口带来了新的业务和增长点。根据中国港口年鉴的数据表明,我国2013-202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如表1.1所示。
由表1.1可知,近十年来,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都在逐年递增,其中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013年的117.67亿吨增长到2022年的156.8亿吨,年均增长率为3.2%。外贸吞吐量由2013年的33.6亿吨增长到2022年的46.1亿吨,年均增长率为3.6%。集装箱吞吐量由2013年的1.9亿吨增长到2022年的3亿吨,年均增长率为5.2%。由此可见,中国港口物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持续增长的货物吞吐量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各港口间的竞争格局日益凸显,各个港口都着力于提升竞争力[1]。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港口物流园区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港口物流园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绩效评价、布局设计以及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包括Haque Z M等(2018)选取全球91个沿海国家作为样本,以港口基建质量和物流绩效为指标,实证分析海运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4]。Bernacki D (2025)提出与港口物流园区活动发展相关的问题,确定商业活动发展的定量方面,指出与物流园区运输服务相关的问题,对园区进行评价分析[5]。Yau A L K等(2020)研究发现当前港口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与作业流程存在效率瓶颈,建议采用基于位置服务的智能终端系统优化空间布局[5]。Bergeron E(2025)通过分析区域物流系统与物流园区规划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基于协同发展的物流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为区域物流网络规划提供理论支撑[7]。Ascencio L等(2014)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构建了港口物流园区协同运营框架,该模式通过整合关键利益相关方,建立了多方协作的园区运营体系,为现代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7]。Wasim R A(2021)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港口物流转型升级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其可信数据存储与安全溯源特性对优化物流运营的实践意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实施框架和应用方案[9]。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在港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很丰富。吕陶逸等(2018)提出“四区一中心”的港口物流园区规划模式,为现代港口物流园区规划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强调了信息化建设与多式联运系统在园区规划中的关键作用[10]。杨柳(2022)以H临港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园区功能定位和空间需求,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布局设计方案,解决了物流作业区与配套服务区的协同布局问题,为临港型物流园区规划提供了新思路[11]。刚晓丹等(2016)构建了“港-产-城”协同的临港物流园布局规划框架,优化集疏运系统设计,实现了园区空间布局与港口功能的有机融合[12]。
第二章 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相关理论
2.1 港口物流园区基本理论
2.1.1 港口物流园区概念及功能
港口物流园区是以港口枢纽为依托,通过整合物流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服务企业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集聚区。其核心功能在于优化物流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服务效能,主要涵盖仓储管理、货物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基础性物流服务,同时配套信息处理、业务咨询、设备维护等增值服务功能。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该类园区具有规模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特征,通过集约化配置物流资源、协调多种运输方式,实现物流网络的高效衔接,成为区域物流设施的核心枢纽和多种物流形态的集成平台[47]。港口物流园区具体功能介绍如下:
(1)运输、中转功能
运输和中转是港口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港口物流园区运作过程中,运输已经从一种独立的业务,上升到了整个供应链服务的核心环节。在跨境及国内物流活动中,物流园区需整合多元运输模式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从而提升物流效能并节约运营成本。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港口物流园区在货物集疏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功能不仅限于提供船舶停泊服务,更重要的是构建了衔接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立体化网络,成为多式联运体系中的核心节点。
(2)装卸搬运功能
装卸搬运是指在港口物流园区范围内进行的,应当配备装载、卸载、起升、运输以及堆垛等设备,以调整货物在园区内的存储状态和空间分布为核心功能,是衔接仓储与运输环节的关键作业流程,具有不可或缺的物流枢纽作用,伴随物流活动的始终。由于装卸搬运活动发生次数频繁性、作业内容复杂性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使其成为影响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
2.2 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基本理论
2.2.1 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内涵
(1)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概念
综合服务能力是近几年才被引入到服务管理研究中的一个新概念。而综合服务能力则是指服务提供者是否能够意识到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服务提供者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能力,一般用它来表示系统的最大产出[48]。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一个主体能否真正担负和处理各项业务。“服务性”是物流园区最根本的特征,关于“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界定,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从“资源理论”、“成本—效益”“服务提供”三个角度来探讨。本文认为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是指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方对园区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而高效地安排,如整合、配置、协调等,为各类客户群体提供高效务实的服务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并快速响应和解决客户问题的综合服务能力。
(2)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要素
国家标准《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价指标GB/T30334—2024》明确规定物流园区服务应该包含服务提供和服务保障,其中服务提供要素包括综合服务、信息服务等,服务保障要素包括组织机构、管理要求、服务人员、设施设备等。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一般要保证能够提供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物流园区业务企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客户对服务需求的提高,园区的职能必然得到拓展,物流园区除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外,还应提供给客户多样性的服务功能,包括物流增值服务功能、政务服务功能以及商务服务功能。
第三章 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 18
3.1 国内外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发展经验 ............................ 18
3.1.1 国外优秀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 18
3.1.2 国内优秀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 18
第四章 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 24
4.1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确定................................. 24
4.1.1 保障层影响因素 ................................. 25
4.1.2 支撑层影响因素 ................................... 26
第五章 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 46
5.1 短期优化阶段提升策略分析 ............................ 46
5.1.1 园区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 ................... 46
5.1.2 园区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 ................. 46
第五章 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5.1 短期优化阶段提升策略分析
在短期优化阶段(1-2年),侧重于解决一些较为紧迫且能够较快取得成效的问题。根据第四章对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技术创新应用、信息能力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应用对信息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技术创新应用和信息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技术创新应用、信息能力、基础设施等对综合服务能力影响显著的因素,短期内集中资源进行重点突破,可以较快地改善园区的服务现状,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效率低下、信息不畅等,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短期优化阶段快速提升技术、信息和基础设施三大高影响力变量,具体做法如下。
5.1.1 园区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
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于综合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大,而且对第二阶段园区业务流程的规范与优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园区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于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可以从以下方面,推进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首先,智能化设备改造,投入专项资金引入自动化岸桥、轨道式龙门吊等先进装卸设备,在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试点运行无人化装卸系统,引入自动化堆垛起重机、无人驾驶堆场转运车等,减少人工操作误差与时间损耗,提高堆场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增加智能化覆盖范围。其次,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仓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库存的精确管理和自动盘点,为港口物流园区的货物、设备、车辆等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货物位置、状态、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提升园区自动化设备渗透率。最后,还可以引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以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文献综述为研究基础,阐述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检验和修正得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提出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三个:
(1)通过梳理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相关政策文件及文献综述,介绍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特点以及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体现,分析目前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优秀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经验进行分析与借鉴,从保障层、支撑层、运作层以及结果层四个层次总结出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影响因素,构建出结构方程模型。
(2)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到8个潜在变量对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有显著性影响,以及明确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影响作用关系,且总影响大小的排序依次是技术创新应用、信息能力、基础设施、业务流程标准、运营管理水平、协同运作能力、财务运营以及员工综合素质。
(3)根据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对综合服务能力的作用关系以及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将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策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短期优化阶段、长期升级阶段)以及提升的发展保障,其中短期优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应用先进技术、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以及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升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规范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加强企业间协调配合能力;并将财务运营能力以及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发展保障,从而逐渐提升连云港港口物流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